首页 > 专题栏目 > 外交知识库 > 国际会议
会议语言、外语和翻译
2005/10/18

  国际会议是个讲坛。在这个讲坛上,与会者彼此以语言相沟通。语言在国际会议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和具有明显的特色。人们将这种语言称为会议语言。

  会议语言,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外交语言。外交语言同我们通常说的外交辞令不同。外交语言非但应具有婉转、含蓄、巧妙和有礼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应有法律语言的严肃性和准确性,甚至有文学语言的美和相声语言的幽默、风趣。国际会议史上,曾传颂过许多不朽之作,载入名人演说之中。1955年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精辟地论述了求同存异,对于扭转当时的爆炸性形势起了关键作用,堪称国际会议讲演的典范。

  一、会议语言的风格

  国际会议高手云集。许多代表无不想露一手,借机表现自己的才华、聪明和学识。这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花坛,反映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有的人言简意赅,有的人则是夸夸其谈;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则是锋芒毕露;有的人谈笑风生,有的人则是讷口少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提供了比较和借鉴的机会。

  在社交及非正式场合中,个人的谈话风格尽可各异,不受拘束。但在正式国际会议上,代表们的发言却不能视作个人即兴之作,可以姑妄言之,而是在水银灯下表达派出国家和机构的立场和观点,字字作数。有的会议更是逐字记录在案。不能以辞害意,放荡不羁。应提倡在国际会议上慎言,即不作无准备和无把握的发言,力求言必中、言有物。

  当然,慎言不等于寡言或不言,而是注意影响和后果。慎言也不等于停留于读稿,而不敢根据现场情况作必要的补充,也不等干只能用刻板的词句,而不敢以生动活泼的言语讲话。难点是在慎言善言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中国人在国际会议上的语言风格是50年代初开始形成的。那时,我们的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比较险恶,养成了我们以明白无误的语言、斩钉截铁地声明我们的立场的习惯。同意就同意,反对就反对,不满就不满,直截了当,没有多少拐弯抹角。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扩大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的语言也逐渐同国际上接轨,更多地注意语言的技巧,以适应复杂的需要和达到最佳的效果,但至今仍保留它的核心——实事求是、朴实无华。花言巧语、矫揉造作、口是心非,仍是我们所鄙视的。

  二、会议语言的套式

  每个行业都有一套自己的行话。除了使用许多术语外,国际会议也有一系列的套话。所谓套话就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的固定程式。有人称之为陈词滥调,但国际会议既不能排除形式,浮语虚词便也难以完全避免。与会者应当熟悉这些套话,既是为了入境随俗,也是为了免得显示自己是个外行生手。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与学习,这一套是不难学会的。例如:

  开会时,主席把木槌一击,头句话便是:请安静,现在会议开始。

  遇有代表举手或举牌要求临时发言时,主席便会说:我注意到……代表要求发言,现在请他讲话。

  代表得到发言许可,常以谢谢主席先生……”启始。发言转题时,称呼一声主席先生,起转折作用。最后总是以谢谢主席先生而结束。

  比较难学的是在国际交往中会话的委婉语。

  外交语言以婉转而著称,许多委婉语就富于套话之中。有人称委婉语是,用一种不便明说但又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其辞的话,来代替令人不悦的暗含之意,或不够礼貌的表达法。这在一定意义上可谓切中要害。委婉语使用甚广而且花样翻新。举例如下并试作注释:

  同意……的意见,对我来说没有困难(意即可勉为其难同意之);

  我想亟力理会……的发言(意即至今仍不得要领);

  这个问题是众所周知的(意即不必多费口舌);

  我可以考虑……表示的忧虑(意即准备妥协);

  我提请……注意……(意即对……有保留意见);

  我对同意……感到有点为难(意即不愿接受);

  我有点担心……(意即存疑);

  我希望没有人会反对……(意即估计有反对意见);

  我猜想……(意即看法没有把握);

  我原则上同意……(意即抽象肯定,留有余地);

  我个人认为……(意即不是官方立场);

  按照目前情况,我认为……(意即事过境迁,另作别论)。

  有人认为,在会议语言中使用修饰语应特别注意。修饰语的轻重,反映了分寸的掌握。会议的参加者应当学习从不同的修饰词中品出不同的味道来。譬如说,形容某个建议是建设性的积极的向前看的重要的可取的,意味说话人对它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如果说它是令人失望的消极的有待改进的需作进一步研究的则是表示说话人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如果说某建议挺有意思未曾想到印象深刻又是什么含义呢?很可能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评价,不说明什么问题;也可能是说话人有意回避明确表明立场的委婉表示。

  我们经常可从报纸上读到会谈公报、联合声明及对记者的谈话。从这些报道中,也可以体会到不同用词所暗含的意思:

  会谈是诚挚友好的——气氛融洽、和谐;

  达成了共识——看法相近或相似;

  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分歧较大,没有弥合;

  各自申述了立场——各说一套,没有谈拢。

  国际会议较讲礼貌。即使表示异议,也先讲几句客套话。文章往往做在字上。因此,如果你听到了褒词,切莫高兴过早,请注意后面的贬意。例如:

  我对……代表怀有深深的敬意,但……

  刚才……代表以机敏和自信叙述了他的看法,可是……

  我专心致志地聆听了……代表的发言,不过……

  我想……代表讲的很有道理,然而……

  在连接词虽然如果即使尽管除非等词的后面也往往引出一些和主句的意思相左或带有先决条件的内容,需予注意。例如,

  虽然有代表表示怀疑,我仍坚持我先前的主张;

  如果多数代表给予支持,我代表团将乐于接受这一提案;

  除非做重大修改,这一建议是不可行的。

  某些用语添加之后也往往使原意大为减色,请比较:

  会议将认真考虑这一建议。

  会议将在适当的时候认真考虑这一建议。(可能遥遥无期)

  这一计划将会受到欢迎。

  这一计划,只要切实可行,将会受到欢。(可能被否定)

  委员会一致同意将方案付之实施。

  委员会一致同意尽可能将方案付之实施。(可能半途而废)

  某些表示不确定和反映客观立场的用词又可缓和说话人的语气,使某些话听起来不那么刺耳。

  ……代表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

  ……代表也许是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

  这一建议违反了议事规则。

  这一建议可能违反了议事规则。

  我认为会议难以如期结束。

  我似乎认为会议难以如期结束。

  这种设想难以实现。

  这种设想看来难以实现。

  说话听音,锣鼓听声。国际会议语言暗藏许多弦外之音,需要我们细加琢磨,从委婉中窥见真意,并学会以委婉对付委婉。

  (关于国际会议常用词语请参见附录二)

  以上实际上只是讨论了语言的技巧使用。下面我们还须回到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一个民族用以彼此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如汉语、英语、俄语等,以及它在国际会议这一特定场合中的作用。

  三、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

  上面已经讲了,国际会议的代表彼此以语言相沟通。问题是:世界上现在约有30O0种不同的语言。如按使用人数多寡排列,主要有汉语、英语、兴都斯坦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法语、马来语及孟加拉语。这些语言的发音、形式及意义都不同。那么,国际会议是以某种共同的语言来交流,还是每个代表均可使用各自的语言呢?

  在相当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国际交往是以拉丁文来进行的。后来它又为法语所替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同为战胜国。凡尔赛和约于是确定英语及法语为国际正式语言。历来外交官只用一种语言的局面被打破,国际会议上出现了英、法语的广泛使用和对译。

  1945年联合国初建时规定,联合国刊行会议文件与决议,以及进行会议讨论时,应以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及汉语为正式语言。后来又增加了阿拉伯语。换言之,联合国的主要文件都应以上述的6种正式文字刊出,与会代表以任何6种语言之一在大会上发言时,都应译成其他5种语言。

  既然联合国规定了6种正式语言,包括汉语。使用汉语便是我们中国人的权利。纵观各国,在使用本国语言上最为执著者莫过于法国人。在法国人看来,在国际会议上尽量使用法语不仅是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宣扬法国文化之需。至于其中是否还有怀旧的心理,旁人也不便断言。这些年来,随着外语的逐步普及,中国代表有时在正式国际会议上也直接用外语发言。不可否认,直接用外语讲话,较之通过翻译,有快捷甚至更能达意的长处。但也派生了一个问题:世界上用汉语者主要是中国。如果中国人自己不用汉语,国际会议何必提供传译?这的确是国际机构秘书处考虑过的问题。作者不反对在国际会议上直接用外语发言,但认为在正式会议上应尽量使用汉语,而在非正式会议上则可考虑中、外语并用。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权利,也是为了表示对自己权利的尊重和对母语的热爱。

  除正式语言外,国际机构和会议也常常规定工作语言。所谓工作语言就是某种使用广泛、能为各方所接受的、便于会议的自由交流的语言。工作语言的确定往往因地制宜,种类较正式语言为少。例如,联合国规定了6种正式语言,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工作语言却仅有英语、法语、汉语和俄语。这是由于亚太经社会成员中没有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国家之故。在亚太经社会的会议上也不是所有会议,不分正式还是非正式,是大还是小,都一律使用4种工作语言。为节约经费和人力,并为提高工作效率,经与会者协商决定,不少国际会议仅选定一二种语言为工作语言。例如亚洲地区的会议就很可能确定本地使用最广泛的英语为工作语言,而非洲的会议则可能根据地域的不同分别确定英语或法语为工作语言。过多的工作语言会带来极大的不便。欧洲联盟原为12国,工作语言却有9种。为此,欧盟就需雇用通晓三国语言的同声传译70O人。

  仅使用一种工作语言的国际会议不提供翻译。与会者必须通晓该种语言,或自带译员,以耳语方式,从旁协助。某些工作会议,就某一语言的文本进行磋商或定稿,就很难或不可能依赖翻译。

  四、连续口译

  国际会议允许有限制地使用不同的语言,而与会者又不一定都懂外语,即使某些人有外语能力也不都熟悉所有的正式语言或工作语言,因此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职业,在操不同语言的人士中进行沟通。这种职业就是翻译。

  最早出现的翻译是连续口译,即当事人发言后,口译者随即将其所述内容译成其他语言。口译可以一次完成,即整个讲话结束后一口气译出,也可以在讲话的停顿间歇,分段甚至逐句翻译。有经验的当事人会尽量照顾口译者的困难,增加间歇的次数。一个长篇的讲话可以长达20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译员要有极强的记忆力或学会速记,才能把长篇讲话完整、准确地用外语复述一遍。

  从翻译业务角度来看,逐句翻译是一个效果更好的办法:

  一、讲完即译,译员记忆犹新,不易发生疏漏;

  二、每句话都有抑扬顿挫,及时译出易将讲话者当时的神情反映出来;

  三、一句接一句地译,免得听众长时间等候,注意力更能集中。

  对当事双方来说,连续口译有利有弊。它的最大好处是,当事人可以利用翻译的间歇思考问题和准备下面要说的话。最大的缺点是,一句话等于讲了两遍,当事人说一遍,口译又用另一种语言重述一遍。这在时间上亟不经济。如使用连续口译,会议时间等于延长一倍。

  为节省时间和保持讲话的连续性,有时当事人只念讲话稿的头尾两段,而由译员全文一口气译完。在会议限制发言时间,而讲稿又较长的情况下,这是克服矛盾的良策。

  特殊情况下,例如译员缺席或传译不能达意时,懂外语的人员也可自讲自译。使用双语时,一般可先讲外语,把意思表达出去,再用母语复述,较为便捷。

  五、同声传译

  最初使用同声传译的国际机构当推国际劳工组织。国联也曾试用,后因故停止。联合国成立后又重新启用至今。

  同声传译即同步口译。连续口译有当事人讲话和译员翻译先后两道程序。同传则是在当事人讲话的同时,由译员使用同传设备进行翻译,受话人以耳机听取。如两种语言结构相似,同声传译可以基本上做到同步。否则,仍稍有先后。同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连续口译十分费时的一大矛盾。

  同传是个特殊的专业。担任此项工作者一般都需有高级外语水平并经过特殊训练。目前世界上已造就了一支比较庞大的同传队伍。由于进入这支队伍的选择标准高,并有其职业优越性,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专业。但要把同传工作做好,也决非易事。

  一、配合代表团工作。同传和连续口译工作者一样,在国际会议上是母语国家代表团的喉舌和主要的服务对象。双方配合是否默契很大程度上影响翻译的质量。为此,代表团的发言稿可能的话,事先应送给同传一阅,以便同传在思想上和语言上有所准备。重要发言的关键部分甚至也可向同传指一指,以引起注意。将发言稿交给同传参考,是通行的做法,也是会议秘书处所提倡的。少数同传工作者自恃是沙场老将不重视代表团的供稿或提示,便可能大意失荆州,造成重要段落或句子的漏译或误译。

  二、掌握传译速度。由于中外文音节长短不一、语序顺倒不同,表达同一个意思讲汉语和译成外语所需时间长短有别,发言者一定要照顾同传,不能把稿子念得太快,致使同传来不及翻译。同传也有权利举起放慢的牌子,要求发言者放慢速度。不得已时,同传只好跳译或节译,使原意遭受损失。懂外语的发言者不妨同时用耳机监听翻译的进度,以调整自己发言的节奏。

  在有译稿的情况下,同传更要注意配合发言者,不可埋头念译稿,使翻译同发言脱节。在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中国外长致词,将近结束时全场突然响起热烈掌声,打断了他的发言。外长只好等掌声平息后继续将发言讲完。原来是同传抢在外长前面,提早把译稿念完了。

  为保证重复,有时代表团要求在本国领导人讲话时选派有经验的同传做翻译,但较难同国际机构的秘书处讲得通。秘书处会坚持自己的同传都是经过遴选的,同传A和同传B没有区别,轮到谁就是谁上。看来这只能商量着办。

  三、熟悉专业词汇。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国际会议涉及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除政治、经济外,原子能、高科技、统计、人口、艾滋病、环境、人权、捕鲸等都是国际会议关注的题目。同传应有最广泛的知识面,以适应各种专业的需要。但正如俗话所说隔行如隔山。任何出色的同传都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译好自己所不熟悉的专业。好在每次专业性的国际会议都有本行业的里手行家参加,这是取得业务知识和专业词汇的重要来源。

  四、有错必改。翻译出错是难以避免的。任何最优秀的口译人员,包括同传,都有错译、漏译之时。发言者发现大的错情,应当提示,但切忌当众指责,使翻译下不了台。有经验的代表会把原话重复一遍,让口译者自己更正。口译者遇到此种情况,应处惊不变,沉着处理,把错情迅速和尽可能自然地纠正过来。这样做,对代表团和自己都较有利。口译者只对会议秘书处负责,有何问题可在会下向有关负责人提出。

  同传与代表团是紧密合作的关系。代表团应尊重同传的劳动并给予必要的协助与配合。但职业特点也容易使同传变成翻译机器。同传要提高敬业精神,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会议的局外人或单纯的被雇用者。除关心和了解会议的进程和问题,以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外;还应不断提高传译业务能力,真正达到国际水准,使代表团切实感到同传是可以信赖和得心应手的助手。

  这里还要提一下非正式语言的翻译问题。联合国允许与会代表用6种正式语言以外的语言发言,但有关代表团须提供用6种正式语言之一写成的译文,经秘书处认可后,由同传译成其他正式语言。在国际会议上,要求用非正式语言发言的代表大部来自富裕的,只能或坚持用本国语言讲话的国家。有时,这些代表直接雇人进入同传的密封工作间,在其代表发言时做口译。

  六、笔译

  还应提到国际会议的无名英雄——笔译者。他们没有口译者或同传出头露面的机会,但他们的工作也十分重要。笔译工作量特别大。口译者和同传都是在开会期间工作,而笔译者从会议准备阶段起,到会议结束后,都须坚持工作。国际会议文件浩繁惊人,一般都要经过他们的手译出。在译文的准确性上,对笔译的要求尤为严格。这不仅因为笔译往往有时间推敲,也可使用字典等工具,甚至经第三者审核。更重要的是,文件还是工作的依据和归档的记录。它们更需经得起检查。有时,笔译还有很大的实惠性。一个发言稿、提案或报告书急用时,笔译者就要刻不容缓,甚至通宵达旦,将译文赶出。

  译文要求信、达、雅。就会议文件而言,就是准确性,是第一要求。若将国际会议文件的译文加以推敲,时可发现错情,有时甚至不可原谅,例如成段漏译。笔译者也不能把自己当作翻译机器,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在一篇讲演中,总有一些重点段落、句子和用词,分量不同。应当善于抓住这些关键,反复核对和推敲,防止在紧要处出纸漏。当然,审校在把关上更负有责任。其次,译文要符合中文习惯。不懂外文的代表往往反映译文看不懂,或读起来十分吃力。如何把长句切短,又不损原意,是翻译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难题。

  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是保证国际会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少代表依靠翻译工作,懂外语者更要体谅他们的难处。会议秘书处更有责任,按照规定,提供服务。对此,代表团完全有权提出要求。如果主要文件的译文未到,或因提供较迟,当事人未及阅研,代表团有权要求推迟会议的开始,或拒绝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如果发生语种上的歧视,例如未经协议仅提供某种正式语言而未提供其他正式语言的翻译,或减少某种语种的翻译量,代表团均可进行严正交涉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