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外交知识库 > 外交调研
材料收集应有术
2005/10/22

  材料收集应有术。大千世界,信息海洋,不谙材料收集术,就不啻大海捞针,势必无所适从了。此处且不谈使用秘密手段收集秘密情报的问题,这不属本书论述的范围。本书只述外交官通过合法途径收集材料的手段和方式,这已是五花八门、各显字通了。

  一、目的明确最重要

  若问孰为材料收集的首要之术,回答是:目的明确最重要。

  收集材料,不可学究气十足。世界之大,历史之久,材料之如山,信息在爆炸,不明确目的,圈定范围,收集材料就会犹如大海捞针,沦为一件无法完成之事了。况且外交调研又极具战斗性,需要抢时间,争分秒,不能“十年磨一剑”,这同样有赖“目的明确” 地收集材料始能完成任务。

  什么是收集材料的目的?无非是两条:总的是根据我国现实外交斗争的需要来收集材料,具体的则是根据当时的外交调研工作所确定的题目来收集材料。需要什么,我们就收集什么。外交调研应为本国的外交斗争服务,收集材料,也复如此。

  记得1973年爆发中东石油危机,我们奉命研究这场危机会否导致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爆发这个大问题。当时任务十分紧迫,又是崭新课题,平时对此又知之甚少,收集材料进行研究就靠这“目的明确”四个字。当时我们就是需要什么,就收集什么,就学习什么,就研究什么,终于在限期内完成了任务。如若是书生意气,一切从经济学的ABC收集起,恐怕完成任务就难有尽期了。

  二、读字里行间听弦外之音

  收集外交调研材料,有一个普遍使用的办法,这就是:“多读” 和“会读”。

  外交调研,无捷径可走,就靠多掌握材料,通过分析,从中得出正确的看法和结论。这就靠广泛阅读外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尤其是阅读一些有影响的外国报刊和网站。报刊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重要的独家新闻,如不广泛阅读,难免有漏网之患。

  “多读” 重要,但“会读” 更关键。有谚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外交调研工作者的本事就在于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钩沉我们所需的材料。

  所谓“会读”,说到底,就是善于读字里行间,听弦外之音。1970年1O月,罗马尼亚总统齐奥赛斯库访美,尼克松总统在欢迎宴会的祝酒辞中首次称我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晚宴后,苏联大使多勃雷宁立即打电话给基辛格,洁问尼使用此词是何含意。基辛格答道:这并无特殊含义。苏联不是也把中国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吗?基辛格的回答明显是意在搪塞的外交词令,但多勃雷宁却从中听出了弦外之音:美国正对其对华政策作重大调整,中美关系出现解冻的先兆。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中国在报道毛泽东主席和尼的会谈时用的措辞是双方进行了“认真、坦率”的谈话,而1969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机场会见苏联总理科西金,中国在报道时只说双方作了“坦率”的交谈。从这有无“认真”的两字之差,苏联外交官察觉出中国置中美关系于中苏关系之上的端倪。

  三、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收集材料,有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之分。所谓“第一手材料”,是指直接经验的东西,而所谓“第二手材料” 则是间接经验之类。

  进行外交调研,贵在收集第一手材料。第一手材料之贵,就在于它最可靠。外交调研需要的就是最可靠的材料。然而这种材料毕竟很稀罕,毕竟不能事事都是第一手材料。因此,第二手材料也就很重要。可以这样说,搞外交调研主要依靠第二手材料。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写道:“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

  在外交调研中,了解和研究外国领导人特别是重要国家的领导人的健康状况是个重要课题。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阿·舍甫琴科(苏联人,后变节投奔美国)在回忆录中写道:1945年2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去雅尔塔开会,苏联领导人赋予舍甫琴科的父亲一项重要任务,让他和其他几名医生“在近处观察一下罗斯福,对有关他健康状况不佳的新闻作出估价”。舍父说,经过近距离的观察,医生们一致的意见是,罗斯福看来的确身体欠佳。若干年后,舍甫琴科人苏联外交部工作后得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企图利用罗斯福的健康状况来获得好处”。这是力争获取第一手材料以核证第二手材料的一个佳例。

  收集材料最好止于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如若第三、第四手材料也屑于为之,恐怕就会沦于偏信道听途说了。

  四、“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战国时著名的楚辞作家宋玉在他的《风赋》中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这句话讲的是凡事要“见微知著”,从区区小事中观察出大动向来。这是收集材料的另一重要之术。

  凡大事,在发生前总会出现某种迹象。这迹象不会是昭然若揭,更多的是隐隐约约,或明或暗,稍纵即逝。外交官收集材料,就应十分注意抓住这种“起于青萍之末” 的苗头。

  1969年12月3日,在波兰华沙发生了一件美国驻波大使紧步追逐我国驻波使馆译员的趣事。当晚华沙下大雪。我驻波使馆二秘携译员出席在华沙科学文化宫举行的南斯拉夫时装展览会。展览会结束后,我人员随即离开会场。当他们只走完楼梯一半时,美驻波兰大使携美使馆二秘从后面追了上来。美大使用波兰语对我译员说:“我是美国大使,我想会见贵国的代办。” 我译员深感意外,边行边答道:“我转达。” 美大使仍紧追不舍,气喘吁吁地说:“最近我在华盛顿见到了尼克松总统。他说他要同中国进行重大而具体的会谈”我译员一心想着尽快甩掉这些美国人,便再次表示“我转达。”然后就火速离去。此事报告国内后,国内决定白我雷阳代办出面在我驻波兰使馆同美国大使小沃尔特·斯托塞尔举行会晤。据悉,美国务院给斯托塞尔下了一个必须绝对执行的指令,指令要求他务必利用一切场合尽快把美方要求恢复中美会谈的信息传递给中国人,即便追到厕所也在所不惜。正是这场戏剧性的“追逐” 最终导致中美关系的解冻和国际战略格局的改变。

  五、旁敲侧击的迂回术

  外交官收集材料,除大量阅读外国报刊外,还需要走出门,找朋友聊天。调研圈内的行话称之为收集“活” 材料。收集“活”材料也有道。能否收集到你所需要的材料,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提问。问得好,你会大有收获;问不好,必然是一番徒劳。

  最简便的办法是直截了当的提问。它径情直遂,直来直去。此种问法,在交往较密者之间,尚行得通,但换在另一些人的面前,不仅过于唐突,别人也决不会坦言相告,同时也暴露了你的意图,反而向对方无意提供了某种情报。这是败笔。

  高明的办法是旁敲侧击。旁敲侧击是一种迂回的做法,迂回费时费事,但实为达到目的的最佳捷径。

  据《魏氏春秋》载,亮使至,司马宣公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决焉,所瞰食不至数升。”宣公曰:“亮将死矣。” 本来诸葛亮的使节造访,司马懿满可利用这一良机刺探蜀军虚实,但他“不问戎事”,只随意从侧面了解诸葛亮的日常起居等琐事,最后却从中获得诸葛亮操劳过甚而食之过少的极为重要的情报,司马懿因之得出结论:“亮将死矣。” 事情发展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不久死于军中。

  2O世纪3O年代加拿大驻美国公使威廉·赫里奇是旁敲侧击以猎取情报的高手。他的做法是举行人数不多的午餐会,邀请东道国内阁中级别较低的官员参加。席间,赫里奇有目的地引导大家交谈。他时而椰偷自己,时而又憨态可掬地诉说他无法了解最近一大批小道消息的内幕,以诱使客人们接过话题争着把情况澄清。此时他会故作恍然大悟,但又对前景做出完全错误的估计,这又会促使客人们对问题做进一步阐述。就这样,一餐饭,一席谈,在旁敲侧击中,他获得了想要获得的一切情报。

  旁敲侧击不应是即兴之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旁敲侧击的成功必然是事前认真准备和设计的结果。

  六、“观形察色,见貌知情”

  收集材料,一靠阅读,二靠谈话,三靠观察。在这材料收集的众术中,这观察术堪称绝唱,也最难。

  古人云:“观形察色,见貌知情。”所谓“观察术”也者,无非就是“察颜观色”,外交官要善于察颜观色,一些极为重要的情报有时就是察颜观色的结果。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